习近平总书记说过“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就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为助力绿色环保、低碳发展,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由辛萌、王莹洁两位指导老师带领的七名学生共同组成的“发展绿色工业,共建生态园区”实践团于7月4日赴陕西省旬阳市开展为期15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守护绿水青山,守住金山银山
在工业园区调研中,我们先后走访了润农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尧柏水泥有限公司、中国烟草、陕西亨通铸造及旬汉食品有限公司等11家企事业单位,学习了生态、环保、绿色养殖的先进技术;废石废砂如何循环利用;绿色铸造如何让环保与经济实现双赢;第一次近距离学习了烟草制造工艺及众多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感受到“社区工厂”如何让搬迁群众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以及企业积极落实“三同时”制度以及对环保的重视和规范作为。我们深刻感受到,只有加强绿色工艺,才能走好转型之路;只有守护绿水青山,才能守住金山银山。

当好生态卫士,“益”心守护汉江
在旬阳高新区的支持和帮助下,“发展绿色工业,共建生态园区”实践团与旬阳市守护汉江志愿者联合会开展了以“保护水源绿色发展,共建生态文明园区”为主题的校企合作环保志愿活动。实践团成员与旬阳高新区人员、联合会志愿者一起拿上清洁工具,沿着河道,捡拾垃圾,为守护汉江贡献青春力量。实践团的多数成员是第一次参加志愿者活动,但是都感到受益匪浅,理论宣传是一方面,环境保护更需要身体力行、亲力亲为,大家表示将秉持联合会“义务奉献,回馈社会”的志愿精神,从身边小事做起,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传承者。

共建实践基地,培育时代新人
为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实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与旬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旬阳科创中心举行了“向日葵”育人实践基地授牌仪式,参加本次授牌仪式的有旬阳高新区吕河办主任石全林,旬阳高新区城市执法局局长刘涛、“发展绿色工业,共建生态园区”实践团所有师生及旬阳高新区相关工作人员。双方表示,将以本次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为契机,不断加深校地合作,使基地成为学生的第二课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在在社会大熔炉里接受锻炼、接受考验,展现风采、奉献智慧。

传承红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
作为2023年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会计学院第一临时党支部成员,“发展绿色工业,共建生态园区”实践团结合旬阳市当地红色资源,将党员教育融入暑期社会实践,实践团全体成员赴旬阳市红军镇进行学习调研。实践团跟着讲解员先后参观了综合馆、兵器馆和生活馆。随后,实践团来到了振兴学堂和核工业精神纪念馆,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通过文字、图片等展示形式,深入了解党的发展历史,深切感悟勇于登攀的核工业精神。
一件件兵器、一张张照片,“红军老祖“的故事,全方位地展现红三军、红二十五军在旬阳的革命斗争史。大家深感如今和平的来之不易,虽然硝烟和战火已经远离我们而去,但红军精神将世代传承。

“碳”寻绿色发展,共享美好生活
绿色低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进“双碳”工作、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为了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普及“双碳”知识,共建美好生活,“发展绿色工业,共建生态园区”实践团在旬阳市雕塑广场及祝尔慷广场开展了环保科普及调查问卷活动。队员们认真宣传,积极调研,从日出到日落,从开始的些许害羞到最后的热情主动,大家纷纷表示,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学习很多,收获很多,不仅可以通过本次调研真实了解当地居民对生态工业园区的了解程度及支持情况,以及对当地环境治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更是一次迎接挑战、突破自我的过程。

15天的暑期实践活动虽已告一段落,面对不可知的未来,我们会汲取暑期实践的经验,锻炼融入社会的能力。尽管前面有鲜花,也有荆棘,我们必将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将自己的能力展现出来,为社会贡献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实践团成员们会牢记此次活动的所见所闻所学,从身边小事做起,做环境保护的宣传者、践行者、传承者。
(图文:“发展绿色工业,共建生态园区”实践团)